跨海携手,唤醒乡村之美
初春时节,跨海携手万物复苏。唤醒记者走进安溪县的乡村田间地头,处处可以看见忙碌的跨海携手人群,而他们中间有一群特殊的唤醒“背包客”,那就是乡村来自海峡对岸的乡建乡创团队。
去年以来,跨海携手安溪县引入闽台乡建乡创的唤醒经验与模式,根据各村不同特色,乡村聘请台湾建筑师、跨海携手文创设计师、唤醒乡村规划师等开展驻村“陪护式”服务,乡村通过做足产业文章、跨海携手丰富文旅业态、唤醒挖掘民俗文化等方式,乡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土特产“洋”起来
“好‘柿’成双,‘柿柿’如意!快来尝尝,这就是今年首届安溪‘柿饼王’评比大赛的获奖柿饼。”乙巳年这个新春,对安溪县凤城镇上山村的柿饼制作大户林奖励来说意义非凡,从事柿饼加工40多年来,不仅第一次获得了奖项,还因此提高了知名度,春节前产的5万公斤柿饼已销售一空。
人逢喜事精神爽。林奖励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到家里拜访的客人,并兴奋地告诉大家,得益于首届安溪县“柿饼王”评比大赛,今年的柿饼收益提高了10%,净收入40万元。
事实上,像林奖励一样的柿农在上山村还有许多。近年来,安溪县着重发展“一叶五金五银”特色农产业,即茶叶、金线莲、山茶油、柿饼、芦柑、豆干、淮山、茭白、麻笋、米粉、面线。其中,上山村的柿饼产量占整个安溪的三分之一。
“我们一直想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凤城镇副镇长陈德进告诉记者,上山村的基础条件较好,如何通过乡村振兴,让村子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问题。
彼时,安溪县台办、住建局注意到了一直深耕于三明的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台湾跨界自造,一番考察交流后,认为该团队的优势在于能挖掘乡村特色,开展活动策划、文创设计、品牌营造等软实力建设,便将他们推荐给了上山村。
去年10月,台湾跨界自造团队派出一支小分队入驻上山村,台湾大叶大学毕业的郑麒峻便是其中一员。郑麒峻表示,他们与上山村交流后发现,上山村盛产柿子、香蕉、杨梅等水果,做好土特产文章可以先从做大水果产业入手。
为了提高上山村柿饼的知名度,双方经过细致的调研和策划,“首届安溪县‘柿饼王’评比大赛”便应运而生了。“思路打开后,我们发现原本细小的环节,比如柿饼的大小、甜度、包装等,都可以成为销售的卖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上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贤感叹道。
1月中旬,近30名安溪柿饼制作大户齐聚上山村,带着各自产品角逐金、银、铜奖及优秀奖。随后,“闽台乡建乡创(台湾)人才团队驻村工作站”揭牌,台湾跨界自造团队与获奖者林奖励签订了柿饼文创产品开发合作协议,将合作开发以柿饼为主题的文具、家居装饰品等,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
“柿饼,只是试水的第一步。”跨界自造负责人蔡幸爵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上山村展开为期两年的“陪护式”服务,针对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进行品牌营销、包装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并推出研学体验、手工制作等活动,增强产品与消费者的连接,助力上山村的产业振兴。
乡村有了文艺范
溪水潺潺、重峦叠翠间,一座座巨大的雕塑或卧于水中,或立于岸边,与流水、叠石相映成趣,成为金谷镇金谷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天早晨,在金谷溪畔,与团队小伙伴在赏景烹茶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是台湾文旅产业商业运营专家苏明祥最惬意的时光。
春节期间,这个由金谷籍国际知名雕塑家、艺术家陈文令设计创作而成的金谷溪岸文艺村,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的游客。
“金谷村居住着3500多名村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茶叶、蔬果。2021年以来,通过金谷溪岸文艺村及美丽乡村建设,已具备了农业观光、研游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变身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金谷镇副镇长张锦川告诉记者,去年金谷村引入厦门文旅共合团队,通过丰富沿溪步道的业态类型,深入挖掘文旅产业动能,带动农户增收。
厦门文旅共合团队是一支由闽台业者共同组建的乡建乡创团队。自两年前加入该团队后,苏明祥主要负责研究与开发文旅产业的商业业态。
“金谷溪岸文艺村依托已有的山水景观、雕塑艺术,吸引了一批喜爱乡村游的游客,但要让‘游’客变成‘留’客,还必须丰富它的餐饮、文化等业态。”苏明祥与团队小伙伴去年入驻金谷村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村里的经济业态进行调查。
地瓜、花生、玉米、甘蔗、铁观音……苏明祥惊喜地发现,金谷村的农业资源丰富,可以为餐饮业态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说干就干。去年底,红薯拿铁、珍珠芋圆薯、芝士肉松薯等结合地瓜的饮品、食品先后出炉,搭配上一辆由中巴改装的艺术餐车——“憨直餐车”,金谷村拥有了第一个可以供游客煮茶喝咖啡的露天休憩点。
“除了‘憨直餐车’,我们还引入伯勒溪谷艺术餐厅,推出了地方特色美食,所使用的食材全部取自当地,许多村民也加入文旅服务,大伙的腰包比过去更鼓了。”张锦川说,春节期间,金谷溪岸文艺村游客熙熙攘攘,日均客流量达上万人次,已成为安溪旅游的新宠。
“‘憨直’在闽南语中是‘地瓜’的意思,它是我们在金谷村开发的第一个产业业态。”苏明祥表示,未来在2公里长的金谷溪步道上,将推出更多元的商业业态,如茶道空间、文创商店、文化书屋等,让金谷溪岸文艺村更有文艺范,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谷“花园”。
信俗文化成亮点
第一次走进感德镇石门村,台湾乡建乡创团队“爱玩客”负责人林智远,就被石门村茶山环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高颜值所吸引,深入探访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里还是保生大帝的出生地。
保生大帝原名叫吴夲,是一位医术精湛、慈惠济世的医者,死后人们感念其恩德,自发地为他立庙祭祀。在台湾,供奉保生大帝的宫庙达400余座,信众数百万人。
然而,作为保生大帝的出生地,石门村的知名度远不如厦门青礁与漳州白礁。
“石门村地处高海拔地区,村民们主要以种植茶叶为生,收入结构较为单一。”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吴国辉坦言,为助力乡村发展,今年省住建厅将石门村确定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希望发挥台湾团队的专长,从满足村民需求出发,围绕提升农房居住品质、完善惠民公共空间、完善乡村景观设置、探索收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
“与福建的其他山区县比较,安溪县村庄的硬件设施、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我们更注重提质扩面。”自去年入驻以来,林智远决定先从屋内适老化改造、房前屋后微景观整治、闲置空间利用等细节入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林智远思索如何围绕信俗文化,举办一系列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并配套发展相关产业,让石门村不仅能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桥梁,还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一个集保生大帝文化展示、禅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让更多人知道石门村、了解石门村、走进石门村。”林智远告诉记者,经过与石门村的多次商讨,一项保生灵光文化公园的建设计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们将结合观光栈道、山林景观、中草药种植园、历史遗址、祭祀宫庙玉湖殿等元素,设计一条朝圣线路,并举办两岸祭拜、祈福等活动,吸引两岸信众来石门村感受闽台神同源、人同宗的历史渊源。”林智远说,目前,保生灵光文化公园依山而建的观光栈道已修建完成,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休憩亭,步道两旁还种植了银杏等观赏树。
“通过保护与开发并举、产业与文化共融的举措,近段时间,来石门村研学、旅游的游客明显增多。”吴国辉表示,下一步石门村将以保生大帝信俗文化为主题,整合历史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开发IP文创产品,发展好乡村文旅产业。
“安溪有495个村(社区),同时也是台胞的重要祖籍地,以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模式为切入点,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安溪县台办主任王巍峰表示,下一步将把更多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机制有机融入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围绕“一村一特色”开展拓面提质,携手共绘安溪“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责任编辑:时政)
-
当地时间12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发言人就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在访问巴拉圭途中“过境”纽约一事发表评论。发言人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 ...[详细]
-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日08时46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4.14度,东经86.36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详细]
-
...[详细]
-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高度重视“饭圈”乱象,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巴黎奥运会开幕以来,网安部门密切关注涉巴黎奥运会相关动态,切实加强针对性工作措施。8月3日晚,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 据台湾《联合报》1月3日报道,为推动两岸融合,大陆积极营造台湾民众在福建定居落户的有利条件,福建推出的十项新措施于元旦正式实施。在福建华侨大学任教的台师张立齐,1日从厦门市出入 ...[详细]
-
人工智能可大幅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及质量,也能为药企节省很多成本。视觉中国|图一款创新药物从立项到上市,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医药界常说的一个答案是,要花10年以上,至少10亿美元,而成功率只能用“九死 ...[详细]
-
7月17日18时11分,自贡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自贡市高新区丹桂大街九鼎百货大楼起火,现场有大量浓烟,有人员被困。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20车92人前往处置。据了解,起火建筑共14层, ...[详细]
-
苹果COO走访深莞智造工厂:没有中国“果链”,就没有苹果的成功
领益智造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芳勤为杰夫·威廉姆斯解说。受访者供图/图在气温屡创新高的夏季,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COO 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一行正快节奏穿梭于京深莞 ...[详细]
-
中新社成都10月16日电 题:台湾“兰花”成都扎根记中新社记者 王鹏“在成都一年多,我觉得这里像家一样,没有任何陌生感。”近日,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台丽庄园,“90后”台湾青年詹皓淳忙着给兰花浇水。 ...[详细]
-
搬到国花博览园后,郭有才在直播现场。南方周末记者赵明摄在做《郭有才与“郭有才”们》这篇报道的时候,我脑海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郭有才抱有如此之深的恶意,就像刚开始我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 ...[详细]